中國粉體網訊 目前工業上普遍采用碳化法生產碳酸鈣,在普通的碳化過程中,由于立方形的碳酸鈣表面能較低,在自然界穩定,所以在通常的情況下,碳化法得到的是立方形的方解石碳酸鈣晶體。. 但是由于不同行業對碳酸鈣的形態有不同的需求,例如:生產油墨的需要立方形或球形的碳酸鈣 ...
歡迎前來中國供應商(www.china.cn)了解福州元科新型精細材料有限公司發布的水溶性鋁酸酯偶聯劑價格,水溶性鋁酸酯偶聯劑廠家信息,產品和服務質量好,性價比高,為您節省采購成本!
輕質碳酸鈣. 又稱沉淀碳酸鈣,簡稱輕鈣,是將石灰石等原料煅燒生成石灰(主要成分為氧化鈣)和二氧化碳,再加水消化石灰生成石灰乳(主要成分為氫氧化鈣),然后再通入二氧化碳碳化石灰乳生成碳酸鈣沉淀,經脫水、,干燥和粉碎而制得。
輕質碳酸鈣生產工藝簡介輕質碳酸鈣是用化學加工方法制得的。由于它的沉降體積 (2. 2.8mL/g)比用機械方法生產的重質碳酸鈣沉降體積 (1. 1.9mL/g)大,因此被稱為輕質碳酸鈣。 輕質碳酸鈣的生產方法有多種,但在國內的工業生產的主 要是碳化法。
提供納米碳酸鈣的生產工藝及改性技術進展(2)文檔免費下載,摘要:-14-開發指南精細化工原料及中間體2007年第12期納米碳酸鈣的生產工藝及改性技術進展李明李玉芳(北京江寧化工技術研究所,100076)摘要:綜述了納米碳酸鈣的生產方法以及改性技術進展,提出了我國今后的發展建議。
相轉移-碳化法由石灰石制備納米輕質碳酸鈣及其表面改性工藝條件研究Study on the preparation of nanometer calcium carbonate from limestone by phase transfer carbonization and its surface modification conditions.pdf,單位代碼: 10359 分類號: TQ115 學 號: 密 級: 公 開 Hefei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 碩士學位論文 MASTER’S ...
納米碳酸鈣又被稱為超微細碳酸鈣,其平均粒子直徑大約為40nm。工藝實驗室制備超細碳酸鈣通常采用碳化法、復分解法、微乳法三種途徑,工業上則一般采用碳化法。 1、納米碳酸鈣制備方法 (1)復分解法. 復分解法是在一定條件下,將水溶性鈣鹽(如氯化鈣,硫酸 ...
碳酸鈣制備工藝_材料科學_工程科技_專業資料。碳酸鈣的制備方法 碳酸鈣的制備方法分為物理法和化學法。物理法制備的碳酸鈣因其比重較大, 稱為重質碳酸鈣, 而化學法制備的碳酸鈣稱為輕質碳酸鈣或沉淀碳酸鈣。
用途:用于牙膏、醫藥等方面。亦可用作保溫材料和其它化工原料。制法及工藝流程 氯化鈣碳化法:系將氫氧化鈣與鹽酸反應生成氯化鈣,氯化鈣用二氧化碳碳化后即得碳酸鈣,再經結晶、分離、洗滌、脫水、烘干、篩選后,得結晶碳酸鈣成品。
輕質碳酸鈣用化學方法而得到的碳酸鈣產品,主要的工藝過程是:石灰石煅燒,石灰消化,石灰乳凈化,石灰乳的碳化,脫水,干燥,篩分。該碳酸鈣的密度比重質碳酸鈣的要輕。通常白度較高,白度的國家標準是90以上。沉降體積較高,一般在2.5以上。
粗硝鈣溶液中含有3~8%的游離硝酸,過量硝酸首先需加入碳酸鈣將硝鈣溶液中的游離硝酸中和到“鈣酸比”[nCa(NO3)2/ HNO3] 為5,然后再通入氣氨與剩余的硝酸再進行中和反應, 終中和得到的硝酸銨鈣溶液,經蒸發、脫水后然后送去造粒。造粒工藝采用轉鼓流 ...
我國輕質碳酸鈣的應用和開發--《中國非金屬礦工業導刊 ... 輕質碳酸鈣 連續鼓泡碳化法 連續噴霧碳化法 碳化塔 超重力反應結晶法 納米級 碳酸鈣 碳化反應 超細碳酸鈣 添加劑 石灰乳 ...
納米碳酸鈣的化學合成方法主要有復分解法和碳化法兩類, 前者屬液相反應過程, 它是采用水溶性鈣鹽 (如氯化鈣等) 與水溶性碳酸鹽 (如碳酸銨等) 在適當的工藝條件下反應得到純度高、白度好的納米級碳酸鈣產品。 但制取不同晶形的產品成本還有噴射器 2 法或噴射塔吸收法、超聲空化法、高 22 剪切 ...
因此采用低溫工藝生產納米碳酸鈣過程中,在不加任何晶型控制劑的情況下,控制碳化溫度也可以得到立方形碳酸鈣產品。 應用:立方形碳酸鈣常用作油漆等涂料的填充劑,另外也可將立方形碳酸鈣填充在油墨中作為填充劑使用。 玫瑰形和紡錘形碳酸鈣
提供碳酸鈣制備工藝文檔免費下載,摘要:碳酸鈣的制備方法碳酸鈣的制備方法分為物理法和化學法。物理法制備的碳酸鈣因其比重較大,稱為重質碳酸鈣,而化學法制備的碳酸鈣稱為輕質碳酸鈣或沉淀碳酸鈣。當碳酸鈣粒子的尺寸達到10Onm以下時則稱為納米碳酸鈣。
此外,由于碳酸鈣的合成過程是一個強放熱反應,且碳化工藝產物形貌對溫度又十分敏感,故目前國內外廠家大多在低固含和強冷條件下進行碳化,致使生產效率低、成本高,產物的形貌粒徑波動較大,難以大 …
一般采用三級串聯碳化工藝,氫氧化鈣懸浮液濃度為0.1 %~10 %(質量)、溫度為1~30 ℃、一定液滴直徑及一定的空塔速度,可制得小于0.1 μm的立方形碳酸鈣。該方法生產納米碳酸鈣效率高,經濟效益較好,并能實現自動化大規模生產,不足之處是設備投資較大。
阿里巴巴商友圈,為您展示納米碳酸鈣干燥技術與工藝設備, 納米碳酸鈣 應用成熟的行業是塑料工業主要應用于塑料制品。也有應用于汽車內部密封的pvc增塑溶膠。在塑料母料里添加碳酸鈣可改善母料流變性、提高其成型性。并可起到增韌補強的作
一般采用三級串聯碳化工藝,氫氧化鈣懸浮液濃度為0.1 %~10 %(質量)、溫度為1~30 ℃、一定液滴直徑及一定的空塔速度,可制得小于0.1 μm的立方形碳酸鈣。該方法生產納米碳酸鈣效率高,經濟效益較好,并能實現自動化大規模生產,不足之處是設備投資較大。
基本資料 輕質碳酸鈣生產工藝 Zuo 者: 國慶 出版社: 出 Ban 年: 1999年09月第1版 頁數: Ding 價: 裝幀: ISAN: Shu 目: 舉報失效目錄 超星 Di 一章 概述 節 碳酸鈣的定義、分類 He 性質 節 碳酸鈣的應用 Di 三節 碳酸鈣工業發展簡史 第四 Jie 輕質碳酸鈣 ...
碳酸鈣晶須的優異性能使得它的應用領域非常廣泛。碳酸鈣企業如果加大投入,大力開發實用化的碳酸鈣晶須生產工藝技術,一旦能夠獲得以較低成本大規模生產碳酸鈣晶須的技術成果,必將推動碳酸鈣晶須粉體迅速應用于汽車、造紙、電氣、涂料等眾多行業領域。
納米碳酸鈣的表面改性可分為表面物理作用(包括表面包覆和表面吸附)和表面化學作用(包括表面取代、聚合和接枝等),其表面改性方法又可分為干法表面改性工藝和濕法表面改性工藝。
又稱改性碳酸鈣、表面處理碳酸鈣、膠質碳酸鈣或白艷華,簡稱活鈣,是用表面改性劑對輕質碳酸鈣或重鈣碳酸鈣進行表面改性而制得。由于經表面改性劑改性后的碳酸鈣一般都具有補強作用,即所謂的“活性”,所以習慣上把改性碳酸鈣都稱為活性碳酸鈣。
納米碳酸鈣的生產方法主要分為復分解法和碳化法兩種。 復分解法是采用水溶性鈣鹽如氯化鈣與水溶性碳酸鹽如碳酸銨或碳酸鈉等,在適當的工藝條件下進行反應,通過液-固相反應過程制得納米級碳酸鈣產品。
納米碳酸鈣的生產工藝及改性技術進展 ... 1.1復分解法復分解法是采用水溶性鈣鹽(如氯化鈣等)與水溶性碳酸鹽(如碳酸銨或碳酸鈉等),在適當的工藝條件下進行反應,通過液-固相反應過程制得納米級碳酸鈣產品。 ... 再經過脫水、干燥、表面處理得到納米碳酸 ...
硝酸磷肥,是指用硝酸或以硝酸為主的混酸分解磷礦粉,經過氨化處理后生成的氮磷二元復。外觀為灰白色小顆粒,粒徑為2?5,具有一定的吸濕性。在生產過程中,由于磷礦品位、硝酸濃度以及工藝流程的不同,既有銨態氮,又有硝態氮,既有水溶性磷,又有枸溶性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