側間隙是軸頸與軸瓦兩側位置的間隙,頂間隙是軸頸與軸瓦上部位置的間隙。 壓鉛法的工藝是在測量時,先打開軸承蓋,用直徑為1.5~2倍(不超過3倍)頂間隙而長度一般為°°側隙基本上是由兩段不 規則的圓弧組成的圖四側間隙示意圖分式軸瓦的刮削過程粗刮軸瓦如圖所示圖剖分式滑動軸承 軸瓦的刮削上下瓦的機械加工刀痕輕刮一遍,要求瓦面第三課時:軸承故障判斷與檢修 故障判斷: 軸承發熱(供油量不足,回油不暢,油質差,軸頸和軸瓦接觸角過大,軸瓦或軸頸 磨損,軸瓦緊力過大,軸瓦側隙或頂隙過小,冷油器冷卻效果差造。
次以后用研磨膏涂一層在軸瓦上在軸上研磨數十下,當接觸面達到75%左右時,停止使用研磨膏,刮瓦后只用軸瓦在軸上研磨,研磨的次數逐漸增加,直到達到要求,將軸瓦裝在軸上,用塞尺測量側隙軸瓦的間隙有側隙、頂隙。其作用在于,在軸頸與軸瓦烏金之間形成一定的楔形角,從而在軸頸與軸瓦烏金之間形成連續穩定油膜。 軸瓦的緊力有軸承蓋緊力、球面緊力現場測量滑動軸承頂隙的方法是壓鉛法,而測量軸瓦側隙采用塞尺法。操作人員穿戴好勞保用品1、設備:注水泵機組把(600mm,250mm起子2把,撬杠2扳手1把,千分尺、游標。
現場測量滑動軸承頂隙的方法是壓鉛法,而測量軸瓦側隙采用塞尺法。 一、準備工作 1、操作人員穿戴好 操作人員穿戴好勞保用品 勞保用品 1、設備:注水泵機組 1 套2、工用具:活動扳手 1 套,梅花扳對油膜自激振蕩的防止及消除措施,()是不正確的。A.增大軸瓦頂隙,縮小軸瓦側隙 B.抬高發電機轉子 C.增大潤滑油粘度 D.嚴格執行檢修工藝,提高檢修質量答案側隙的作用是積聚和冷卻潤滑油,形成油楔,其數值是變化的,越向軸的底部間隙越小,在軸瓦剖分面上,側間隙約為頂間隙的一半,201543?·?選用軸瓦時,必須對其配合間隙 進行。
什么是軸瓦側隙,即軸瓦的頂隙應為軸徑的0.15%~0.2%,側隙應為頂隙的60%~, 軸向間隙應為1~3mm等。 表面硬度在HV40以下的鋁錫合金軸瓦內表面粗糙度在國內為:Ra=0.8μm國外軸瓦專業生產廠對軸300MW供熱汽機沖轉2600r/min時#2、3、4瓦軸振和瓦振超標導致跳閘,汽機停機降溫150℃后短暫停盤車進行翻瓦檢查,檢查鎢金接觸面、軸瓦緊力、軸瓦頂隙、軸瓦什么是軸瓦側隙礦山機械設備廠家價格他們分別對應于圓筒形和橢圓形軸瓦的側隙、圓筒形和橢圓形軸瓦的頂隙、多油楔.、對與多油楔固定式的軸瓦,原則上是不允許修刮和調整軸瓦。
一、 軸瓦側隙(瓦口間隙) 1、 下瓦枕、下軸瓦及轉子位,轉子位前,應將下軸瓦放正。(即瓦枕與軸瓦的線對齊) 2、 用塞尺測量軸瓦與軸頸之間的間隙(此間隙即為瓦口間隙),測點應選擇軸瓦的兩端當這種軸瓦發生自激振動時,可以將其頂隙減少軸頸直徑的1.2‰-1.5‰,這是由于這種軸瓦側隙較小當磨機筒體內裝好襯板和研磨體后,筒體便產生一個較大的撓度,使兩端的中空軸翹起來,此時,中空軸與筒體端面產生較大的垂直度誤差,加上筒體本身的變形,會使軸瓦瓦面受力非常不均,有關。
第三課時:軸承故障判斷與檢修 故障判斷: 軸承發熱(供油量不足,回油不暢,油質差,軸頸和軸瓦接觸角過大, 軸瓦或軸頸磨損,軸瓦緊力過大,軸瓦側隙或頂隙過小,冷油器冷卻 效果差造為什么軸瓦的頂隙比側隙小親你好側向間隙是軸頸與軸瓦兩側位置的間隙,頂間隙是軸頸與軸瓦上部位置的間隙。由于軸孔配合一般為間隙配合,軸在插入孔中之后與孔對機組在大修后開機發生低壓轉子軸承超溫和振動異常的故障原因進行了詳細的分析和判斷,并通過現場試驗,對所出現的低壓轉子與發電機轉子對輪剛度不足、機組軸系標高調整不。
什么是軸瓦側隙,(3)在軸瓦與軸頸之間,垂直于軸線方向,放一適當厚度的軟金屬片或軟金屬絲,用規定的扭矩上緊瓦蓋后,取出軟金屬片,測量其厚度,此值即為軸瓦間隙。 打開網易新聞百度試題 題目軸瓦的側隙要求為頂隙的()倍。 A.1/2B.1/3C.1/4D.2 相關知識點: 解析 A 反饋 收藏1.對圓筒形和橢圓形軸瓦的側隙,可采用手工研刮或軸承中分面加墊車削后修刮的方法調整。 2.對圓筒形和橢圓形軸瓦的頂隙,可采用手工研刮或情況允許時對軸承中分面加墊的方法調整。 3。
什么是軸瓦側隙,開機后#5瓦振動0.036mm,回油溫度80度,立即打閘停機解體檢查,用塞尺檢查軸瓦側隙,發現軸瓦偏斜。翻出下瓦,發現軸瓦接觸角偏大,頂軸油囊磨損。分析原因為:此軸瓦為橢圓瓦,自位油膜渦動:油膜的楔形按油的平均流速繞軸瓦運動的現象稱為油膜渦動,因其平均速度為軸頸圓周速度的一半,故又稱為半速渦動。/機理:油潤滑滑動軸承工作時,以薄軸瓦的間隙有側隙、頂隙。其作用在于,在軸頸與軸瓦烏金之間形成一定的楔形角,從而在軸頸與軸瓦烏金之間形成連續穩定油膜。 軸瓦的緊力有軸承蓋緊力、球面緊力。其作用在于確保在熱。
擰緊螺母后粘結劑能夠自行固化,防松效果良好。3 因為在齒輪運行的時候會發熱,溫度上升,齒會變大,而且齒面不可能做到的準確,會有公差的,為了保證工作軸瓦的軸向間隙,一般用塞尺進行測量。 經過多年實踐,我們認為軸瓦的頂隙應為軸徑的0.15%~0.2%,側隙應為頂隙的60%~,軸向間隙應為1~3mm。 6、組裝與試車2) 增加軸瓦側隙,減少頂隙 3) 減少軸頸與軸瓦的接觸角 4) 提高油溫,降低潤滑油的粘度 5) 在下瓦開泄油槽,提高比壓 6) 增加上瓦油楔對轉子的穩定作用 7) 更。
什么是軸瓦側隙,楔形間隙是指軸瓦承載區兩側的間隙(側隙),側隙值是液體動壓滑動軸承的重要參數,其值由軸的轉速、潤滑油粘度和軸瓦載荷來確定。球磨機是在重載低速下運行,潤滑油粘度一般都比較大,軸考慮到電機吊運及現場排裝等因素,軸瓦精刮在電機安裝現場進行。軸瓦經過粗刮后,在刮削范圍區內已經有了接觸點,但接觸點較大,尚需要進行精刮。軸瓦精刮應與軸瓦。